導讀:很多人會問,究竟什么才算茶藝?我們知道,茶學是茶文化的一部分,它與茶科技、茶經貿三足鼎立,才構成了現在我們所知道的“茶學”。在茶文化里,“飲茶”是主體,茶藝以及茶道又形成了飲茶文化的主體。茶藝無論是在內涵上還是文化延伸上都小于茶文化。我們在茶館看到的那些茶藝表演,更著重于形式表演,這種更是小于茶藝自身的含義。茶曙坊普洱茶,傳承百年制茶工藝,一葉茶,一片心。
茶藝與茶文化
很多人會問,究竟什么才算茶藝?我們知道,茶學是茶文化的一部分,它與茶科技、茶經貿三足鼎立,才構成了現在我們所知道的“茶學”。在茶文化里,“飲茶”是主體,茶藝以及茶道又形成了飲茶文化的主體。茶藝無論是在內涵上還是文化延伸上都小于茶文化。我們在茶館看到的那些茶藝表演,更著重于形式表演,這種更是小于茶藝自身的含義。茶曙坊普洱茶,傳承百年制茶工藝,一葉茶,一片心。
茶藝
茶藝與茶道
茶道重在以修行得道為宗旨,包括環境、修行、禮法、茶藝四要素。“茶藝”的重點在于“藝”字,重在研習茶的藝術,來獲得審美上的享受;“茶道”的重點則在于“道”字,意在通過茶藝來達到修心養性、參悟大道的目的。最早在唐代,我國就出現了“茶道”一詞,但這一詞的內涵在當時并沒有做出明確的界定,后來傳到日本,被發揮到了極致。“茶道”一詞逐也被傳播開來。到了十八世紀,“茶道”已經成為了人人皆知的事情,并衍生出了“和、靜、清、寂”的茶道精神。
飲茶
茶藝與茶俗
所謂“茶俗”,是指一些地區性的用茶的習俗。譬如在婚喪嫁娶中用茶的風俗,待客時用茶的風俗或者人們飲茶的習俗等等。比較有代表性的,如四川的“蓋碗茶”,浙江杭嘉湖地區和江蘇太湖流域的“薰豆茶”,云南白族的“ 三道茶”等等。茶藝重點在茶的品飲藝術,在于追求品飲時的情趣。茶俗的重點則在于喝茶和吃茶,意在解決生理和物質的需要。
茶藝
茶藝是藝術性的品茶飲茶,是飲茶生活藝術化的表現形式。它具有一定規律的程式和技藝,但又不同于茶學中對茶葉的審評。茶藝是充滿人情味的,但茶葉的審評是充滿科學性質的;茶藝是一門藝術,茶葉審評則是一種技術;藝術是主觀且生動的,技術則是客觀及苛刻的。在茶藝中,所用的茶是成品的干茶,因而種茶、采茶、制茶等都不存在于茶藝中。明代張源《茶錄》曾有云:“茶茲于水, 水籍乎器,湯成于火。”茶、水、器、火是構成茶藝的四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,再加上茶藝的主體:人與茶藝發生的場所——境,則構成了茶藝的六大要素。從選茶、備器、擇水、取火、烹治、到最后的品飲,茶藝是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下所進行的一種習茶藝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