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千里馬,原指善跑的駿馬,可以日行千里。現在常用來比喻人才,特指有才華的青少年。
從前,有一白一黑兩匹馬,其中白色的是千里馬,它天生就擁有很強壯的體魄和有力的腿,另外一匹黑色的馬就稍微差一些。兩匹馬一塊給它們的主人干活。
由于它們的主人有時收入也不穩定,于是有時給的食物就比較好,有時就差一些,于是千里馬就根據食物的好壞來跑,吃得好就跑快些,不好的就不那么用力跑,心里想:你給我什么待遇,我就怎么跑咯!但另一匹馬就一心一意,不管怎么樣每次都會用力地跑。
慢慢地主人發現,那匹白馬有時跑得快,有時跑得慢,而黑馬越跑越快,于是在喂養食物時,多給黑馬一些。這樣一來,千里馬就感覺更氣了,心想:你這么對我,我也不用使勁跑啦,反正我有能力,你不給我千里馬的待遇,我也就不用給你出力。又過一段時間,主人感覺白馬跑得不如黑馬快,而且越來越慢,終于有一天,他決定把白馬放到磨房拉磨。
從此,白馬在磨房被蒙著眼睛,吃著粗糙的食物,日復一日繞著磨轉;黑馬則跟隨主人在外面馳騁,跑得也越來越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