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說起坤寧宮,可能很多人印象特別深刻,在《還珠格格》里就是皇后的宮殿,其實,在雍正皇帝以后,皇帝移住養心殿,皇后都不再住在坤寧宮了,坤寧宮實際上已被作為專供清朝薩滿教祭神的場所。
說起坤寧宮,可能很多人印象特別深刻,在《還珠格格》里就是皇后的宮殿,其實,在雍正皇帝以后,皇帝移住養心殿,皇后都不再住在坤寧宮了,坤寧宮實際上已被作為專供清朝薩滿教祭神的場所。
坤寧宮開始建于明朝永樂的十八年,在正德九年和萬歷二十四年曾兩次毀于火災,萬歷的三十三年得到重建。
坤寧宮
乾清宮則是明清兩代皇帝主要居住以及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,乃后三宮之首。乾清宮代表陽性,坤寧宮代表陰性,以表示陰陽結合,天地合壁之意。
明朝時,坤寧宮確實是皇后的寢宮。只是到順治年間,坤寧宮已經不再是皇后的專用寢宮了。
清朝皇室每年都要舉行大大小小的祭祀,這也是皇帝皇后的重要職責之一。在這些祭祀中,有一些是要皇后進行的,而且地點就在坤寧宮中。滿族是一個極其敬重神明的民族,因此祭祀、祭神對于滿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所以,在順治十二年,清朝對坤寧宮進行了改建,按滿族的習俗把坤寧宮西端四間改造為祭神的場所。從東數第三間開門,并改成兩扇對開的門。進門對面設大鍋三口,為祭神煮肉用。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動。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、十五,皇帝、皇后都親自祭神,所祭的神像包括釋迦牟尼、關云長、蒙古神等畫像15—16個。每逢大的慶典和元旦,皇后還要在這里舉行慶賀禮。
自此以后,坤寧宮就成了專門的祭祀場所,也是一個十分神圣的地方。當然,它還有另外一個功用,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。清朝皇帝大婚時要在這里住兩天,之后再另住其他宮殿。當然,如果皇帝在即位之前就已經結婚的話,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了。
坤寧宮是什么殿呢?我們先解構一下故宮的大格局。故宮是前朝后殿,前朝是辦公的地方。統而言之,就是前三殿。
太和殿
前三殿包括太和殿、中和殿和保和殿。最牛的當然是太和殿,規格最高。按理說,皇帝應該在這里辦公,但這里辦公規格太高,手續儀式太麻煩,所以皇帝除了大典一般都不在這里辦公。
那么,這個大殿建法有沒有什么講究呢?當然有的,中國的五行說,風水說都有體現,最重要的是星象說。大殿的建筑是依照天上的星象來的。這其實在國外也有體現,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也是按照星象建的。金字塔是按照天狼星建的。概因天狼星出現時,正好是尼羅河水泛濫的時候。
那中國的大殿是按照什么方式呢?
是按三垣說建造的,中國古代將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星宿。相對應,地面也有二十八分野,一塊對應一塊。如果天上的星宿發生變化,比如有流星劃過某星宿的區域,那對應的地方就會有事情發生。最著名的例子是唐朝初年的“太白見秦分,秦王當有天下”。
金星白天出現,而且就出現在秦的分野,所以秦王也就是李世民該得天下。
那么,這些大殿是按照什么建的呢?
天上的三垣分為太微垣、紫微垣及天市垣。前朝三大殿就對應著太微垣,而后殿對應著紫微垣。
乾清宮
我們看后朝,后朝也有三大殿,乾清宮,交泰殿以及坤寧宮。這其中,交泰殿是后加的。為什么呢?
因為天上的紫微垣一共有十五顆星星,而原本的乾清宮跟坤寧宮加上東西六宮,只有十四座大殿,跟天空對不上了,所以加上了個交泰殿。這個殿因為是后加的,所以特別小,跟前后兩大殿隔得有點近。不過,這個交泰殿可能是故宮的核心,象征著陰陽交合。
后三殿中的第一殿乾清宮是乾,代表著陽,是皇帝住的。后面的坤寧宮是陰,代表著陰,是皇后的。那中間的交泰殿就是兩者的整合,皇帝從前面來,皇后從后面去,兩者就在這里么么噠了。